在后 IDFA 时代,广告主很难再像从前一样,去跨应用、跨网站追踪目标用户。没有了IDFA作支撑,广告主投放个性化广告的能力也随之削弱。如此情况之下,种种挑战将浮出水面。原先的游戏推广、变现方式已经不再奏效了,一些有前瞻性的发行商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更加均衡、更加多元的变现手段。
面对日益变化的大环境,怎样才能顺利航行不触礁呢?
一、首先,失去了IDFA的加持令寻找潜在用户,
获取细分受众都变得非常困难
思路:利用Facebook提供的解决方案,在游戏开发之初就提升产品曝光率,并通过平台的社交功能和高质量的广告创意锁定相关用户。
目前Facebook平台提供以下几类方式:
游戏平台:
小游戏:开发 HTML5 游戏并在 Facebook 平台上发布以获取更多玩家。
云游戏:开发游戏并在 Facebook 的云架构中发布,吸引新用户受众。
推广:
Facebook Gaming 服务:推广游戏,利用玩家查找工具、游戏 分享等功能提升全球玩家的参与度。
自动应用广告:向最契合的人群展示表现最佳的广告创意,从而提升用户数量。
二、其次,广告变现方面也出现了新的挑战
广告的千次展示费的波动,投放定向广告的功能受到限制,这对于特定类别的游戏(如超休闲类游戏)的影响很大。
但是,Omdia 最新发布的《2019 – 2024 年应用生态系统预测》却指出, 2021 年全球游戏应用内广告收入将增长 19.1%[1]。个性化广告遇到重重困难, 但我们可以另辟蹊径,依然利用广告来增长游戏业务。
思路1:采取应用内竞价策略,节约宝贵的时间和资源
对于发行商而言,手动调节瀑布并不是最优化的选择,而即将到来的种种改变也只会让广告运营更加复杂。eMarketer的行业分析师 Yory Wurmser 在《2020 年应用变现趋势分析报告》中指出,“新冠疫情给应用内广告变现带来了新的局面,应用内竞价开始崛起” [2]。
竞价意味着能以更优的价格获得展示的机会,并以更高效的方式运营,同时能以最低延迟对接更多的广告源。Facebook Audience Network的发行商合作伙伴 Rovio(《愤怒的小鸟》母公司)在了解到竞价对于广告收入和运营效率带来的积极影响后,将超过 90% 的广告库存调整为应用竞价。
思路2:选用合适的变现模式,提高千次展示费用,充分挖掘盈利能力
手游发行商和开发者需要摸清每种游戏类别所适用的变现组合,是采取应用内购买 (IAP)?还是投放应用内广告(IAA)?亦或是两者结合(IAA+IAP)?
比如,游戏开发商可以考虑在那些更依赖内购创收的游戏中添加应用内广告。这一做法可以将变现对象从一小部分氪金玩家扩大至更大的玩家群体,进而增加收入。
但是,如果你仅通过应该内广告创收,让IDFA 成为你探索内购的催化剂。考虑一些玩家会如何重复和深入地消费,并建立基础元素,如平衡的游戏内经济,以推动收入和提高参与度,帮助维持或提高CPM。
最后一步,完成转变
思路:综合考虑用户获取和变现的相应指标,对广告进行全方位的绩效衡量
Facebook和AppsFlyer联手推出了面向广告系列层级的应用内广告花费回报衡量解决方案,其中囊括用户获取与变现指标间的多个交点,帮助提升广告花费回报与生命周期价值的准确度。此项解决方案中的分析数据有助于:
● 对广告进行深入的成效分析 – 找出有助广告获得出色表现的投放渠道和创意,了解用户与应用的互动方式(通过应用内购买、应用内广告或二者皆有)。
● 改善广告花费效率低下的问题 – 让您抛开主观臆测,帮你找出表现最佳的广告或用户获取来源。
● 确定投入的优先级 – 更加清晰地了解哪些措施可以提高收入。
海水之下暗流涌动,只有保持觉察的人才有可能在不确定性中把握新的机遇。
Facebook为各类游戏应用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案,想做好游戏变现一点都不难哦~
[1] Omdia, 《2019 – 2024 年应用生态系统预测》, 报告发布于2020年12月
[2] eMarketer, 《2020年应用变现趋势》,报告发布于2020年9月
想获取更多竞价解决方案?
想和 Facebook Audience Network联手打造更优秀的变现策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Facebook Audience Network的官网和微信官方账号,实用资讯不停更!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