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悦动多名董事被指投资决策失当,或将赔偿公司超2亿损失

指尖悦动近日收到了一份来自香港证监会的呈请。因涉嫌在公司两起认购理财产品和票据的交易中存在调查和决策失当,公司董事会主席、CEO、执行董事刘杰及其他七名前董事被证监会寻求撤销资格,并赔偿公司高达2.5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41亿元)的损失(包含利息)证监会已对此展开法律程序。

证监会相关公告称:「调查发现,八名现任或前任董事违反了他们须以真诚和符合公司最佳利益的方式行事的受信责任,且没有以合理的谨慎、技巧和勤勉尽责的态度去保障指尖悦动的利益。在指尖悦动上市后不久,该八名董事便促使公司动用首次公开招股的所得款项,将4.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19亿元)投资于一只基金,但他们没有对基金的往绩纪录和投资组合等进行适当的尽职审查。指尖悦动在2019年12月将该基金部分赎回,并随即动用另外2.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33亿元)投资于一家小型私人公司所发行的贷款票据。贷款票据其后出现违约,导致指尖悦动蒙受2.5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41亿元)的损失及损害(包括应计利息)。」

这两起交易分别发生于2018年和2019年。

指尖悦动于2018年7月12日在港股挂牌上市,公司在四天后向投资公司「Leading Global」认购了一笔4.5亿港元的理财产品,但交易在十个月之后的2019年6月才正式披露。公司对延迟披露交易表示了歉意,并承诺将对高管和相关财务人员加强培训,并加强相关审批机制。这笔投资还造成了一场官司,Leading Global称指尖悦动有2.5亿港元未根据认购协议进行支付,指尖悦动则辩称已经全额支付,目前官司尚未有定论。

随后在2019年12月,公司又向另一公司「奥比环球」认购了价值2.5亿港元的票据,到期日为2020年12月12日。票据到期后,双方签订协议,将到期日延长了六个月,但对方最终构成了违约,无论是本金还是利息均没有予以偿还。指尖悦动在2021年的利润产生了超5亿的净亏损(而此前已连续四年利润为正),这笔没能收回的投资正是导致大额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公司还在2022年3月发去了催收函,但未收到任何回应。

指尖悦动多名董事被指投资决策失当,或将赔偿公司超2亿损失

证监会认为,八名时任董事会成员未在交易前对两家公司及交易本身「按适当程序进行或促使进行查询及尽职审查」、未「对有关贸易应收款项是否真实存在及可予收回进行独立核证工作」,且未「确保公司已经制定行之有效的营运及内部监控制度」,因此应承担全部或部分责任,并应该赔偿或弥补公司的损失。

证监会据此采取法律程序,寻求(其中包括)(i)分别对刘先生及前董事提出撤销资格令(ii)发出赔偿令要求刘先生及前董事均须共同及个别就本公司因奥比认购事项而蒙受的损失支付合共2.5亿港元及其应计利息;及(iii)颁令要求本公司须委任外聘核数师(经咨询证监会意见后)审阅及拟备有关其内部监控程序的报告。

早在今年4月,证监会已经要求三家证券公司冻结包括刘杰、前执行董事朱炎彬在内的三名相关人员的部分资产,其中涉及刘、朱二人持有的指尖悦动股份。

指尖悦动似乎也已经从中学到了教训,开始有意地分散资金、控制投资风险。从2022年起直至现在,公司购买的多数理财产品每次均为3000万元,最高也没超过4500万元。交易对象也都是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相对稳健的银行和理财机构。

/ END /

指尖悦动多名董事被指投资决策失当,或将赔偿公司超2亿损失指尖悦动多名董事被指投资决策失当,或将赔偿公司超2亿损失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游戏新知

Like (0)
Previous 2023年10月9日 19:15
Next 2023年10月10日 22: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