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女神:NIKKE》除了「抖」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胜利女神:NIKKE》除了「抖」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题图 | 《GODDESS OF VICTORY: NIKKE》

声明 | 本文不含商业合作

作者 | 阿莱斯特

 

11月4日,SHIFT UP工作室研发、腾讯Level Infinite发行的《胜利女神:NIKKE》(《GODDESS OF VICTORY: NIKKE》,下称《NIKKE》)上线了。

 

不出意外,游戏在上线之后迅速登顶了日本、韩国、港澳台等市场的iOS免费榜,与此同时也登上了7个市场的iOS畅销榜Top20,其中韩国市场的畅销榜排名为第1。开服之后出现的游戏掉线、崩溃不难猜想也是涌入游戏的玩家过多所致。

 

《胜利女神:NIKKE》除了「抖」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这一点游戏新知早有预料。毕竟《NIKKE》在上线前的一个月预约量就超过了300万人次,甚至是在游戏测试时就被诈骗团体盯上。

 

《胜利女神:NIKKE》除了「抖」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官方在推特上提醒玩家注意辨别邮件

 

在《NIKKE》于2019年公布之初,就以出色的美术品质、以及少的竖屏TPS赚足了眼球,「抖臀」特色更是成为无数玩家谈论的焦点。如今再看《NIKKE》,游戏在除了抖臀之外,还有哪些其他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胜利女神:NIKKE》除了「抖」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抓人眼球的Live2D

 

从游戏公布至今,《NIKKE》的「卖相」就一直是游戏关注的焦点。

 

《NIKKE》的人物形象仍然是一贯的丰满到略显不成比例,但与SHIFT UP此前推出的《命运之子》中强烈的光影对比以及在皮肤上大量采用的高光对比,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不油腻了。此外,《NIKKE》的人物出现了更多装饰性的图案,阴影表现也更加细致。

 

《胜利女神:NIKKE》除了「抖」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左:《命运之子》 | 右:《NIKKE》

 

画风上出现这么大的转变,一来是《NIKKE》受末日题材所限,难以做到跟《命运之子》那样自由奔放,二来或许也跟游戏主美血罗(金炯燮)离职有一定关联。在今年1月份,血罗曾发布推文称自己正与Line Games合作开发一款3D动作游戏《Project Blood》。

 

在几个月前,Reddit用户就发布了一张《NIKKE》人物形象修改前后的对比图,两张图也明显能够感觉出相较于修改前,整体的「油腻感」也没有那么强烈。

 

《胜利女神:NIKKE》除了「抖」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左:修改前 | 右:修改后

 

两种风格很难说孰优孰劣,但就二次元用户而言或许更喜欢修改后的美术风格。

 

如果单独说立绘或许难以体现《NIKKE》的竞争力,直白一点说,《NIKKE》能够在二次元游戏市场获得这么多关注的关键就在于游戏的Live2D表现上。

 

Live2D在2022年或许已经成为了二次元游戏的一个评分项目。不过大部分二次元游戏的Live2D还只停留在角色页面上,也并非所有角色都能够拥有Live2D形象。在《NIKKE》中,无论是角色页面、游戏主界面、剧情对话甚至是在战斗过程中都能够见到无处不在的Live2D形象。

 

在体验过游戏之后,游戏新知相信这也是《NIKKE》这款游戏得卖点之一。在游戏刚开始时并没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动画来解释游戏的背景,而是直接在简单的对话后直接进入战斗,以战斗过程中的Live2D表现来让玩家们第一时间找到游戏的核心卖点——抖臀。

 

就拿最重要的战斗过程来说,当角色开枪时,枪的后坐力会带动下半身形成晃动。由于直屏TPS的独特性,玩家也能更直观地观察到战斗过程中角色的身体摆动情况。

 

《胜利女神:NIKKE》除了「抖」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当然,在别的场景如游戏主界面、剧情对话中,角色也会因为呼吸等动作让身体稍显起伏,但无论是不同场景的视角还是因动作产生的幅度,相较于战斗过程都要含蓄不少。

 

《胜利女神:NIKKE》除了「抖」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胜利女神:NIKKE》除了「抖」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上来就给玩家发刀的剧情故事

 

《NIKKE》的故事第一眼看上去有些老套。

 

游戏故事发生在一个末日背景下,一种名为「莱彻」的机械生命体将人类的生存环境步步压缩。人类也不得不躲到地下深处的避难所中,制造出名为「妮姬」的人形兵器并做出反击。

 

游戏的开局则是玩家扮演的新人指挥官被妮姬「玛丽安」救下,随后与另外两名妮姬汇合,前往避难所。

 

按照常见的二次元情节发展,玩家见到的第一位妮姬将在后续的冒险中充当着游戏女主角、看板娘的角色,一路引导着玩家实现拯救世界的目标。

 

实际上,《NIKKE》在初期的探索中确实也加入了很多互动。无论是指挥官为玛丽安系上绷带,抑或是指挥官因新人身份遭遇轻视而玛丽安挺身而出等情节,都在向玩家传达这两个角色之间将会有更多交集。

 

有意思的是,游戏在这里做出了一个颇出人意料的转折点。新手教程的最后,玛丽安的大脑被莱彻入侵无法挽回,玩家扮演的指挥官亲手将曾拯救过自己的妮姬处决。

 

有玩家将这段剧情的过场动画单独制作成视频,「扎心」的剧情也引起了玩家的热议。

 

《胜利女神:NIKKE》除了「抖」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能够引发热议,归根到底还是《NIKKE》在角色塑造上做得足够出色。以新手教程中出现的3名妮姬「玛丽安」、「拉毗」、「阿妮斯」为例。游戏中以三人围绕「新人指挥官是否能够领导战斗」这一话题展开对话,为玩家塑造出严格遵从等级制度的「玛丽安」、理性的「拉毗」、乐子人心态的「阿妮斯」。

 

《胜利女神:NIKKE》除了「抖」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除了剧情以外,《NIKKE》中也有即时通讯工具的设定。玩家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与妮姬们进行对话,并以此增加好感度,在这基础上,《NIKKE》还增添了一些细节,如角色个人信息栏打上了角色的「个性签名」。

 

《胜利女神:NIKKE》除了「抖」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胜利女神:NIKKE》除了「抖」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玩法很新鲜,但并不完全新鲜

 

竖屏TPS挺少见,但《NIKKE》的玩法内核并不少见。

 

《NIKKE》将射击游戏中的移动、瞄准、射击做了大幅度的简化,实际战斗过程中,玩家仅需要将准星拖到敌人身上,妮姬们就会自动发起攻击。这一过程中,玩家无法移动,但由于掩体的存在,妮姬们也不至于成为敌人的活靶子;子弹用完或者停止射击之后妮姬们也会自动换弹,无需玩家操心。

 

说实话,这种操作方式大大降低了玩家在竖屏场景下的操作难度,能够让玩家把注意力放在敌人的攻击时机,或者是更加重要的人物形象上。

 

多个上场角色也能让游戏做出一定的合作机制,例如战斗中的「爆裂模式」。

 

与其他卡牌游戏中角色充能完毕即可使用技能不同的是,在爆裂模式中,玩家需要按照顺序使用Ⅰ、Ⅱ、Ⅲ类型角色的技能,以此触发己方攻击力能够大幅提升的全爆裂阶段。

 

《胜利女神:NIKKE》除了「抖」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进入全爆裂阶段

 

除了技能的设定以外,《NIKKE》中还通过6种武器、3种角色定位、5种代码(类似种族属性)等来对妮姬进行分类。

 

多个层面的分类也为游戏中构建队伍提供了一定的策略深度。以武器为例,在搭建队伍时,如果需要针对远程敌人可以选择使用狙击枪的妮姬;而需要面对密集敌人时选择使用发射器的妮姬则效果更好。

 

这种套路在放置卡牌游戏中并不少见,《NIKKE》与它们之间的区别无非是在这一基础上包装了一个具有新意的竖屏TPS。但竖屏TPS能够带来的新鲜感也并不多,游戏中绝大部分关卡都可以用自动战操作来通关,效率比手动操作还要更高,仅有部分BOSS机制需要手动进行操作。

 

换个角度去想,这种偏向于挂机放置的玩法设计的初衷,或许就不是为了游戏性、操作快感,而是想让玩家把视线集中在妮姬的人物形象上。

 


《胜利女神:NIKKE》除了「抖」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结语

 

凭借着「抖臀」噱头以及亮眼的美术品质,《NIKKE》拥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局,毫无疑问,未来游戏的核心卖点也会围绕着角色和皮肤做展开。但这也让游戏新知有了一个新的担忧:当玩家们出现审美疲劳之后,这套老旧内核的玩法是否还能支撑《NIKKE》继续走下去?


/ END /

《胜利女神:NIKKE》除了「抖」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胜利女神:NIKKE》除了「抖」之外还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Like (0)
Previous 2022年11月3日 21:41
Next 2022年11月7日 21:1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