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潮》是一款由库洛游戏研发的开放世界动作类游戏,凭借高质量的PV和库洛本身的技术曾一度登顶TapTap预约榜,并在今年7月4日开启过技术性测试,不少体验过的玩家都说它是《原神》的强力竞争者。但测试后官方就沉默了近两个月之久。
今天,库洛游戏在东京电玩展(Tokyo Game Show,简称TGS)上公布了长达8分钟的《鸣潮》演示视频。
视频全程一共展示了3个BOSS的战斗过程,期间都是用一只乌鸦的视角作为衔接。展示的顺序和游戏剧情一样,第一个BOSS是无冠者。在这个阶段,视频向大家演示了游戏中战斗的几个重要部分——子弹时间、QTE和防御反击。
动作游戏的打击感源于玩家对攻击节奏的把握。子弹时间、QTE和防御反击把防御和闪避的演示效果放大化,让玩家更好地感受到指令在游戏中的反馈,而不是通过操作后看一眼血条来判断是否操作成功。这么做也大大地在手感和视觉上提升了游戏的打击感。演示中角色的子弹时间和反击动作衔接流畅,BOSS的受击反馈也有充分的体现。
视频的第二部分对应的是游戏剧情的第二个BOSS——云闪之鳞,这部分着重演示的战斗系统是控制、角色切换和击倒。
玩家们除了看角色闪避和技能动画外,也想无所顾忌地看着自己操作的角色能够流畅地打完一套动作,控制敌人行动是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近年来的动作游戏,不少BOSS都是免疫控制,这让不少想打个痛快的玩家们不得不退而求次地到处找血厚的小怪欺负。而《鸣潮》的BOSS能够被某些的技能控制,光是这一点就能俘获不少动作游戏玩家们的心,毕竟他们有机会在BOSS战展现出自己的「骚操作」了。
光是控制可能无法满足玩家们的输出需求,在动作游戏中,总会遇到有输出机会但是角色技能正在CD的尴尬情况。《鸣潮》和它的前辈《战双帕弥什》一样,玩家在战斗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切换角色,而且切换后的角色出场攻击特效十足,根据视频来看可能在某种情况下甚至可以对BOSS造成击倒效果。
视频战斗阶段演示的最后一个BOSS叫做鸣钟之龟,主要展示的战斗系统是弱点击破、反制和角色大招。
在《鸣潮》,角色技能不是限制BOSS行动的唯一途径,弱点击破和反制攻击也是有效手段。弱点击破,就是将BOSS身上的结晶、饰物或者特定部位击破,从而对BOSS造成眩晕、减速或者丧失某种能力等弱化效果。《原神》的无相之岩和无相之雷等BOSS也有类似的设定。演示中的这个鸣钟之龟,即使是原本处于间隔状态,在角被打碎后也明显出现了受击效果。
除了击破弱点外,动作游戏还常会出现将BOSS的攻击打回去的设定。BOSS受到这种反制的攻击后同样获得一定的弱化效果,光荣特库摩的动作游戏《仁王2》也有运用这种设定。如下图所示,鸣钟之龟吐出了一个大冰块,角色将它打回去击中BOSS后,BOSS进入了无法行动状态。在反制的过程中游戏还给了慢镜头和特写,大大地增加了动作的观赏性。
大招是动作游戏中角色演绎效果最明显也是最精彩的部分。视频在战斗演示的最后部分展示包括漂泊者(黑发黑衣服的角色,剧情的主角)、秧秧(蓝色帽子的角色)和桃祈(粉色头发手持大剑的角色)三个角色的大招。
桃祈的大招则是使用大剑进行一次大范围的挥砍,结束后自身获得某种BUFF(视频演示效果为三个环绕角色浮动的红色结晶状物体)。
主角的大招效果是跃起锤向地面造成一次伤害后,对附近敌人造成持续伤害。
《鸣潮》的角色大招演出效果和同类动作游戏基本一致,大招释放后先是给角色一个特写动画,然后再播放技能动画和角色伤害。演示视频中漂泊者没有出现特写可能是因为前面连续释放大招,系统自动省略后面角色的大招特写以节省时间。这种演出效果和设定在《原神》和《战双帕弥什》等近几年的动作游戏都有运用。
在战斗系统演示结束后,视频还透露了《鸣潮》的新角色和一个类似鲸鱼的BOSS的形象,像是在向外界公布开发进度。
看完整个演示视频,能够感受到很强的「库洛味」。不管是角色和BOSS的设计还是光影、建模、打击效果、战斗系统等方面都有《战双帕弥什》的影子,也难怪有玩家称《鸣潮》是开放世界版的《战双帕弥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