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腾讯会焦虑今日头条的存在?

为什么腾讯会焦虑今日头条的存在?这几年来的互联网观战经验告诉我们,无论谁打,最后都是BAT在打。滴滴和快递、大众点评美团和饿了么、摩拜和ofo……甚至这些独角兽公司能冒出来,也是因为他们刚好处于BAT军备竞赛的战场上。

 

张一鸣的今日头条有点特殊,体量够了,BAT都钱都不拿。问题还在于它发展得太好,边界扩得太宽。大家说腾讯防着今日头条,这话不假。腾讯总裁刘炽平向猎豹移动CEO傅盛感慨过今日头条,“你知道互联网就像武林大赛,你有一群人,却打不过一个高手。”


今天新知君就从“入口”和“用户停留”的角度来谈谈,为什么网易不可怕,今日头条才可怕。

 

腾讯

 

互联网流量的三大变现法宝是广告、电商和游戏,BAT之所以能够傲视群雄,是因为三者各居其一。现在百度的陨落跟移动互联网入口变迁相关,百度的广告依托搜索引擎,阿里的电商依托淘宝平台和支付宝构建的闭环,腾讯则依托于QQ。


阿里的淘宝和支付宝都成功来到了移动平台,腾讯出的微信稳固社交地位。但是百度的搜索在移动端就要弱势多了,像新知君这种用户,微信基本上就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的搜索需求,很少用到手机百度。

 

用户必须经过什么环节,停留多久,是决定公司命脉的问题。所以BAT变成了AT。


腾讯在移动端的强大之处,在于微信是一个超级入口。社交功能让用户进入微信和其他用户产生联系。在这基础上,微信增加的订阅号让用户和内容也产生联系,从“钱包”点进去的小方格又让用户和服务也产生了联系。在微信里,就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的移动互联网行为。

 

今天新知君打开手机电量开了一下,微信使用了51%,最近在浏览器上看电视剧比较多,也只占了12%。如果觉得这个是个人数据,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可以查看一下自己的电量使用数据,看看微信的占比。


为什么腾讯会焦虑今日头条的存在?


用户必然要社交,微信是用户的必经环节。有了这个入口,再往里添加内容和服务,就把用户都粘在上面了。你可能因为一条好友来信提醒点入微信,但是你离开微信的时候,可能是刷了朋友圈、看了一篇订阅文章或者是进行了一次游戏。

 

用户把时间都给了微信,微信推个游戏,营收水到渠成。

 

网易

 

说完腾讯之后,再来谈谈为什么拥有多个大APP的网易,游戏分发上远远不及腾讯。

 

网易的营收重头主要来自广告服务、电商和邮箱(除游戏外)

 

广告服务收入主要来自网易新闻、有道和网易云音乐,前两款应用都是偏实用型的定位,音乐本身是沉浸式的娱乐方式。想听音乐打开网易云,想翻译打开有道,完成需求就离开,这些都不是所有用户的日常需求,日常打开率不稳定,也很难以此扩宽边界。网易新闻可能好一点,但压不过腾讯新闻。

 

电商方面,网易旗下考拉海购、严选和邮箱,功能上决定了他们不会成为大众型。这类需求也不够日常,而且用户打开电商和邮箱,本身有较强的“实用”目的,同样很难拓展边界。想让用户停留更久,这种更久如果是添加社交功能、新闻功能或游戏推荐等功能的话,这款应用很可能会被卸载。因为已经大大背离了用户使用这款应用的初衷。粘不住用户,拓展不了边界,自然限制它的影响力。

 

看到这里,应该可以感受到一款App对用户来说是实用型还是娱乐型,很关键。实用型就是要快速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但是娱乐型是帮助用户杀时间。如果叫外卖的App让你花了30分钟才完成操作流程,必死无疑;但是一款游戏或是App,让用户在里面无法自拔,那下一次空闲的时候,用户又会找上来。

 

网易的入口劣势在吃鸡大战的时候就尤其明显。根据QuestMobile数据,腾讯《绝地求生:刺激战场》上线第2天,用户活跃数就超越了网易的《荒野行动》和《终结者:审判日》。网易的《荒野行动》早上线3个月、占尽吃鸡手游先发优势,再加疯狂买量,一个月时间就做到了DAU 2000万。这个足够彪悍的成绩,只要腾讯在微信和QQ上加个正版吃鸡手游上线提醒,就可以超越。


为什么腾讯会焦虑今日头条的存在?

腾讯《绝地求生:刺激战场》《绝地求生:全军出击》2018年2月9日上线

网易《荒野行动》《终结者2:审判日》于2017年10月-11月间上线


丁磊靠邮箱变成百万富翁的时候,马化腾只是深圳软件公司的一个小职员。现在网易拼劲全力,也抵不过微信上的一个小提示。

 

今日头条

 

玩快手和今日头条的用户可能更能代表绝大部分的中国群众,人人追求高逼格只是一线城市白领的意淫。

 

中国很多用户花了不太长的时间接受了智能机,中老年人又因为微信开始接受自己也能玩App。今日头条享受到了网民进阶的利处。

 

在中国,有很多的人把今日头条当成了最重要的娱乐消遣工具。QuestMobile数据也曾指出,今日头条是平均单用户使用时长仅次于微信的超级App。新知君身边的父辈多为60后,他们的日常就是看今日头条。今日头条圈住的就是腾讯想下沉的用户。

 

很多不玩今日头条的用户可能以为它就是个新闻App,其实今日头条已经是一个功能非常多的应用了。频道有热点、视频、特卖、放心购、小说、动漫、中国新唱将等细分板块。大概就是把知乎、微博、快手、拼多多、微信读书等应用都整合在里面了。


今日头条用户庞大,又通过算法推荐内容的方式把他们粘在上面,为边界扩展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于是我们看到了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和抖音等一系列衍生产品如此迅速的爆发,也看到了问答社区(悟空问答)、社交(微头条)、电商(特卖、放心购)等板块的出现。


有用户又占领足够多的用户时间,今日头条也成为了游戏买量平台的龙头老大。网易当时的吃鸡2000万DAU就有不少是从今日头条获取的。今年大家又发现它的招聘信息中提到“商业化部门游戏联运业务是18年重点的项目”,看来是不甘看游戏公司们洗用户赚大钱,自己也想在这里参一腿。这一腿进来,可能就直接成为排在腾讯系之后的分发大户了。


今日头条不会取代微信,甚至和微信很不一样。它的可怕之处是攫取流量的实力太强了。


结语


新知君觉得如果要数移动互联网的超级入口,微信毫无疑问,今日头条也算一个。


微信本身是让用户与用户之间进行连接的工具,现在它让用户与内容、服务都产生了强连接。


今日头条本来是让用户与内容之间进行连接的工具,现在它在加强用户与用户、用户与服务之间的连接。

 

打败你的那个人往往不在你原本所列的竞争对手名单中。


—END—


为什么腾讯会焦虑今日头条的存在?

Like (0)
Previous 2018年5月4日 00:00
Next 2018年5月6日 23:2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